按照學校“停課不停學”的安排,信息技術系已開始線上教學五周了,現將第五周的線上教學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教學進度
教師們在前期制訂完課程整體設計后,本周通過隨機聽課,大部分老師能按照整體設計來完成相應的周授課任務,并且能在上一周將本周的課件及教案及時上傳到系教學檢查群中。
(二)拓展作業展示與提交
每位任課教師在當天授課完畢,都會給學生布置適量的拓展作業,以檢查學生當天的學習情況。如圖所示為王慶平老師的手繪作業展示
(三)加強班主任班級管理
從開始網課學習以來,系部一直堅持將學生當天的上課情況及時匯總反饋,并同時將特殊情況反饋到班主任,班主任及時與家長、任課老師溝通,以保證教學秩序的順利進行。
(四)關注學生情緒
由于網課開設時間較長,特別是對于中職學生來說,現在正處于青春期,手機、電腦使用再加上上課情況的反饋,在家難免與父母發生一些沖突,系里學管主任張主任特意將學校心理輔導老師孫丹丹老師的微信號發送到班主任群,讓班主任通知家長或學生有問題及時與孫老師溝通交流,同時系里也再三強調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對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提供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短視頻;指導家長幫助孩子合理安排休閑與學習活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家長加強親子溝通,活躍家庭氛圍等。
二、經驗與不足
(一)經驗
1.精準選擇利于張揚網絡優勢的教學內容。通過這五周的網絡教學,任課老師將所授課程的內容進行精選,從中選取講解性、展示性的內容,充分利用學生視覺聽覺功能強化感知效果;通過隨機聽課,發現有不少任課教師減少了一些探究、互動、合作等學生不便參與進來的內容和環節,切實保證了網絡課堂教學的實效;任課教師將課程內容精心設計,在授課過程中把握重難點教學,設置不同的難易程序,便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把人人都參與、人人有收獲當作網絡課堂的一個目標。
2.精心分析各班級學生,選擇適應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信息儲備、學習能力等都有較大差別,通過隨機聽課,發現現在不少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結合課程特點和學生接授能力、上課時間等因素,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如對學生頭疼的英語課,崔學禮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則結合一些國外大片,結合出現的英文字幕進行英文單詞的講解;語文課尹成遠老師則充分中央臺的一些傳統文化的節目,如我愛詩詞、經典詠流傳等進行詩詞內容的講解;數學課鄭婷婷老師則根據《最強大腦》節目中的數學題,給學生講解基礎知識等;任課老師將自己的課程進行精心設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通過統計,本周各班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大大提高,全系幾乎沒有學生上課遲到。
(二)不足
1.無紙資源降低了學習效果。由于 “封城封村”,學生手中無教材,老師們制作的活頁任務書無法給學生。大部分學生靠手機或電腦上課,直接影響了學習效果。雖然制定了作息時間,并規定了授課時長,但避免不了學生長時間觀看電子屏幕,勢必造成視覺疲勞,也降低了學習效果。
2.教學常規規范化程度不夠。從隨機聽課看,部分教師備課不精細,課件實用性不高,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度不密切,師生互動少,學情反饋不及時。從教師上交的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來看,與整體設計有的出現“文不對題”現象,有的輔導過程與評價單一。凡此種種,有應付檢查之嫌。
3.線上教學管理力度不均衡。由于師生家庭軟硬件差異較大,居家教學效果不平衡,直接影響了師生在線教學積極性。另外線上教學管理除了任課老師的日常教學管理外,班主任也參加管理,但也存在有些班主任管理不到位,對系內的 “日通報”不落實,輕整改措施,線上教學管理有待完善。
三、采取的措施
(一)強化責任意識
加大線上隨機聽課和教研室主任聽課力度,解決網上教學的隨意性和落實不力的問題;完善教學常規管理,落實隨機聽評課制度;建立周五下午以專業教研室為單位的線上課堂教學研討和集體備課機制,優化資源,資源共享;豐富居家在線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學生居家學習積極和主動性。
(二)扎實教研活動
認真總結線上教研經驗,扎實開展集體備課、聽課研討、網上監測與評價,線上教學優質課,開展交流展示活動,共享優質資源,均衡提升質量。
(三)豐富教學內容
線上教學不局限于現有教材和考試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將疫情防控中涌現的典型事例、先進人物轉化為時政教材,教育與感染師生,全身心投入居家在線教學。科學設置在線講述時間,多形式開展對接式輔導評價;配合系學生團委設置項目式家務勞動、文體活動,豐富學生居家生活;開展多形式家校聯系,取得家長對“停課不停學”的認同和支持,推進居家在線教學順利實施。
(四)加強家校溝通
增進家長對網絡課堂的認識和理解,贏得家長的配合與幫助。網絡課堂是以學生家庭為主陣地的,系里每周要求利用每周五下午班主任召開空中班會,可以讓學生家長一起參與,并且利用這次班會時間,班主任可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居家學習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