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基本情況
計算機專業教研室共有教師16人(專任10人,兼職6人),其中高級講師以上3人,講師4人,助理講師8人,1名新教師,年輕教師占比60%以上,雙師型教師15人;本學期共開設專業課程12門,涵蓋2021級至2023級,每位老師均需承擔課程備課工作。本學期教研室工作重點主要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教師教學能力、各級各類技能大賽、教改項目研究等開展,同時做好移動應用開發高水平專業建設收尾工作。
二、本學期特色教研活動
(一)政策學習與教師培訓
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組織至少2次集中學習會,貫徹落實上級政策,做好教學規范學習,每次學習會需有詳細的學習記錄與心得總結。
開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的學習和分享活動,對本學期開設課程進行課標展示研討,以期提高任課教師對五年制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的理解和落實,提升業務技能及教學水平。
設立“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本學期在提升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方法上的具體目標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引入項目式教學、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至少實施2項創新教學試驗。
(二)教材及數字化資源建設
根據高水平專業建設要求,做好C語言程序設計、高級辦公實用教程(WPS)、Java程序設計、Python程序設計等教材及資源的開發工作。制定詳細的“教材建設規劃”,明確教材建設的時間表、責任人,每學期至少召開2次調度會。
本學期建設5門專業課程的數字化資源,組織課程團隊,每門課程至少配備3名教師,分工合作完成微課、課件、單元教學設計及課程案例、素材、試題庫等資源課程錄制編輯等工作,確保在學期末前完成,為申請省級精品資源做好準備。
(三)教學質量提升與教師交流活動
每月組織1次集體備課活動,針對當月教學重點難點進行集體研討,形成統一的教學方案。每學期舉辦5次公開課活動,教研室內成員互相聽課,同時在教研活動時間進行說課展示和點評。
設立“教學問題研討日”,每學期至少2次,針對課堂教學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組織教師進行深入交流,提出解決方案。
(四) 教科研項目與課題申報實施計劃
成立“教科研項目申報小組”,由教研室主任及具有豐富科研經驗的教師組成,負責項目的選題、申報書撰寫及后續實施計劃制定。
鼓勵全體教師結合教學實踐,積極申報教科研項目或課題,確保本學期至少培育2項校級以上項目及1項省級以上項目。
組織教師參加至少2次與教育教學相關的理論與能力培訓,包括線上課程和線下研討會,提升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五)高水平專業建設。
按專業群建設任務書做好收尾工作,進一步梳理完善檔案材料,保質保量上傳完善佐證材料;加強專業產業調研,做好2門專業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及完成5門專業核心課程教材的編寫。
計算機專業教研室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教研活動配檔表
周次 |
教 研 內 容 |
教研地點 |
1 |
1.明確學期工作計劃,啟動首次集中學習會,學習上級政策與教學規范,記錄學習心得。 2.根據本學期計算機專業教師授課情況安排課程負責人,對課程整體教學設計的編寫情況匯總。 3.啟動集體備課活動,確定首月教學重點難點的集體研討主題。研討開學第一課及1、2周教案。 4.安排本學期活頁任務書和教學資源建設工作。 5.省教改項目及產教融合課題申報研討。 |
智能工程樓322 |
2 |
1.討論、學習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 2.規范學生作業及筆記的書寫要求。 |
智能工程樓322 |
3 |
1.研討課程思政滲透入實際教學案例的思政點、融入方式。· 2.推進C語言程序設計、WPS教材及資源開發,召開首次進度調度會。 3.舉辦首次公開課活動,進行說課展示與點評。 |
智能工程樓322 |
4 |
1.研討計算機專業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及教學方法。 2.設立“質量提升行動計劃”,細化具體目標與措施,啟動創新教學試驗籌備。 |
智能工程樓322 |
5 |
國慶節放假 |
智能工程樓322 |
6 |
1.推進Java程序設計、Python程序設計教材及資源開發,召開進度調度會。 2.組織第二次集體備課,研討本月教學重點。 |
|
7 |
1.首次“教學問題研討日”,針對高水平專業建設中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深化教學模式改革。 2.跟蹤教科研項目申報進展,提供必要支持與指導。 |
智能工程樓322 |
8 |
1.高水平專業建設教學資源建設研討,各課程團隊加速數字化資源建設,確保按計劃推進。 |
智能工程樓322 |
9 |
1.組織第三次集體備課,同時準備第二次公開課活動。 |
智能工程樓322 |
10 |
1.教案、課件等教學資料檢查。 2.教學典型案例撰寫研討。 3.舉辦第二次公開課活動,進行說課展示與點評。 |
智能工程樓322 |
11 |
1.期中考試安排:隨堂考試,分實踐考試、筆試。 2.期中考試方案:考試內容、范圍、形式、機房安排等。 |
智能工程樓322 |
12 |
1.全面檢查數字化資源建設進度,確保按計劃完成。 2.根據高水平專業建設任務書,推進項目研究、實訓室建設等工作,積累教改素材。 |
智能工程樓322 |
13 |
1.研討設立第二次“教學問題研討日”,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 2.組織教師參加教科研相關培訓,提升科研能力。 |
智能工程樓322 |
14 |
1.完成課程數字化資源的初步錄制編輯工作,開始整合優化。 2.展示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及成效評價的相關內容。 |
智能工程樓322 |
15 |
1.舉辦第四次集體備課。 2.檢查并完善教材及數字化資源建設,為申請省級精品資源做準備。 |
智能工程樓322 |
16 |
1.舉辦第四次公開課活動,進行教學經驗分享。 2.跟蹤省級教改項目進展。 |
智能工程樓322 |
17 |
1.總結高水平專業建設進展,準備驗收材料。 |
智能工程樓322 |
18 |
1.組織第五次公開課,重點展示創新教學方法成果。 2.開始整理學期工作總結,收集教師反饋。 |
智能工程樓322 |
19 |
1.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研討。 2.下學期教學任務及教材征訂工作。 |
智能工程樓322 |
20 |
1.期末考試安排。 2.期末教學資料匯總。 |
智能工程樓322 |
21 |
機動一周 |
|
22 |
期末考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