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基本情況
會計教研室共有9名成員,其中高級職稱3人,講師5人,其中碩士8人,骨干教師8人。主要承擔《基礎會計》、《出納實務》、《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企業納稅實務》等專業基礎和核心課程的教學任務。本教研室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工作,結合我系教學工作的具體情況,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為宗旨,加強日常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行為;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會計職業資格考試和1+X職業技能等級考試,培養學生的學習、應用和創新能力。從實際出發,凝心聚力,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努力以較好的成績完成系部下達的各項任務。
二、本學期重點任務
1.組織好集體備課,做到不同教師相同課程的教學內容、重難點及教學設計無差異,從而做到相同課程教學效果無差異;
2.組織好參加濰坊名優師云課堂挑戰賽,從而挖掘教師精準把握課程教學內容的潛力,磨煉教師的微課制作水平。
三、本學期工作安排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1)對本教研室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常規檢查。具體檢查內容包括: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日志、作業批改、教學進度、教師聽課等,對各項檢查認真做好記錄,對存在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2)加強與兼職教師的聯系與溝通,確保教學質量和正常的教學秩序。
(3)組織好每學期結束前的考務、閱卷工作,落實下學期的教學任務、教材的選訂工作,為下學期教學工作做好準備。
2.加強專業與課程建設
(1)認真學習本專業人才培養和課程培養標準,培養的學生更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
(2)探討符合我系學生實際的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
(3)加大課程資源的開發。
(4)組織參加濰坊名優師云課堂挑戰賽,磨煉教師的微課制作水平。
3.加強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1)通過討論教學計劃、教學方法的改革,集體備課、聽評課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2)參加教科研課題學術會議等活動,提高專業教師的教科研水平;
(3)“老帶新”教師培養工作落到實處。具體做法:集體備課、不定期進行新老教師雙向聽課。
附件1:教研室活動配檔表
周次 |
教 研 內 容 |
教研地點 |
1 |
1.集體備課:分配備課小組,設置組長 2.本教研組的課程的教學整體設計的編寫安排 3.布置學校下達的任務:兩周單元設計 |
|
2 |
1.分組學習課程整體設計 2.公布本學期教研活動安排 3.自查單元設計和課件的上傳情況 |
|
3 |
分組集體備課 |
|
4 |
婁逸群教師參加濰坊名優師云課堂挑戰賽比賽作品點評 |
|
5 |
聽評年輕教師龐欣娣老師的課并交流 |
|
6 |
國慶節放假 |
|
7 |
集體備課,根據近一個月的教學情況調整整體教學設計 |
|
8 |
孔美榮教師參加濰坊名優師云課堂挑戰賽比賽作品點評 |
|
9 |
分組集體備課、教學方法研討 |
|
10 |
1.教學進度檢查 2.研究期中考試出題,布置期中檢查教案、筆記、作業等 |
|
11 |
于英霞教師參加濰坊名優師云課堂挑戰賽比賽作品點評 |
|
12 |
1.期中總結,檢查教案、筆記、作業等 2.檢查單元設計和課件的上傳情況 |
|
13 |
向企業專家學習手工賬操作,向企業專家學習實踐經驗 |
|
14 |
組織教師進行會計、稅法相關政策的學習 |
|
15 |
聽評年輕教師孔美榮課并交流 |
|
16 |
集體備課:進行單元教學內容商討,明確教學重難點及解決辦法 |
|
17 |
蘇毓娟教師參加濰坊名優師云課堂挑戰賽比賽作品點評 |
|
18 |
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主題 |
|
19 |
集體備課,統一教學進度 |
|
20 |
召開學生座談會:匯總學生對各科教師的教學方法方式意見并反饋 |
|
21 |
1.討論期末出題,確定題型,明確分工。 2.教師互評,檢查教案、筆記、作業 3.學生假期的作業安排 |
|
22 |
期末檢查 |
|
附件2:教研室人員名單
序號 |
姓名 |
職稱 |
本學期所授課程 |
1 |
楊麗艷 |
講師 |
《企業納稅實務》 |
2 |
孫紅 |
高講 |
《基礎會計》 |
3 |
李玉瑞 |
高講 |
《中級經濟法》 |
4 |
于英霞 |
講師 |
《財務管理》 |
5 |
蘇毓娟 |
講師 |
《出納實務》 |
6 |
潘曉麗 |
高講 |
《初級會計實務》 |
7 |
王斌 |
講師 |
《企業納稅實務》 |
8 |
婁逸群 |
講師 |
《基礎會計》 |
9 |
孔美榮 |
助教 |
《中級會計實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