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在宿舍一線不僅能及時發現解決學生問題,還可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引領學生成長成才。
思政全方位育人是融入式育人的一種,把復雜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教之不露痕,育之不顯跡,自然而然,渾然天成,更容易感人、化人。北京市駐樓輔導員工作是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線前移,陣地前移,從尋常的飲食起居中著手,是思政工作全方位育人的一大創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改變的是人的認識,提升的是人的境界,塑造的是人的心靈。因此,思政既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們既要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又要用好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實踐育人的分渠道,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扎實,做深入,做細致。分渠道不能因為是“分”就不重要了,同樣也是育人的載體,需要用情用心,創新方式方法,多一些接地氣,多一些面對面和心貼心。為此,高校需要樹立全方位育人的意識,多用些“火眼金睛”,提高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
要正確理解“全”。“全”是全方位、全覆蓋、無死角,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應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那里。要統籌好“物”“景”“人”“事”,使之發揮出育人的合力,讓每一面墻壁說話,讓每一個景點育人,使一草一木含情,該用盡用,能用盡用,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用好一切能夠使用的資源。
要選好“方”。“方”既是方位,也是育人的角度、育人的場所。雖然育人的渠道很多,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人口聚集的地方往往是思想政治工作最需要的場所,也是高校思政工作最薄弱的地方。因而,需要開辟出新的陣地,做好科學規劃,派專人負責。“駐樓輔導員”工作體制機制的建立,使該處的思政工作系統化、全面化,大大延展了工作觸角,拓寬了服務半徑,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立德樹人工作提質增效,是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一招,值得為之點贊。
要抓好“育”。育人是高校立德樹人的核心,是“育德”“育智”“育體”“育美”的綜合體現。育人的方式、地點是多元的、多維的和多層次的。課堂可以育人,操場可以育人,圖書館可以育人,宿舍樓也可以育人。不同的地點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地點有不同的作用。只要用好,處處皆是育人之地,時時皆是育人之機。課堂教師培養的是專業知識的人,是授之以魚,而“育人”則是授之以漁,培養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高校駐樓輔導員在宿舍通過深入了解、及時反饋、多方協調,幫助學生解決了大量急難愁盼之事,切實把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和解決思想問題相結合,把工作做到了學生的心坎里,從“實”處發力,出實招,辦實事。
要因“人”而異。思想政治工作最忌諱的就是“一刀切”,而是要因人而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駐樓輔導員長期與不同性格的學生相處,最容易摸清不同學生的思想狀況、興奮點、敏感處,因此,做起工作來往往能夠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駐樓輔導員工作創新只是“七育人”工作鏈條上的一個方面,其他能發力的地方還有很多。高校要努力挖掘,積極拓展,才能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領當代大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才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