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步,國家和產業對技術技能人員的需求有了新的變化,中等職業學校也逐步走上由規模發展到內涵提升的道路。為了充分發揮中職學校自主辦學、提升質量的主體作用,2016年教育部啟動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我校進入試點行列。
11月4日-6日,全國中職試點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實施方案研討培訓在天津舉行。培訓由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委員會主辦,專委會成員與來自全國93所中職學校的領導、相關工作負責人共計383位代表參會。培訓伊始,教育部職成司高職發展處處長林宇結合十八屆六中全會最新精神,從提高認識、樹立信心、把握特征、注意問題四個方面,對中職診改工作的目的、意義和作用進行了詳細闡述。全國診改專委會主任委員楊應崧教授著眼試點院校的具體工作開展,提出了幾個重點:一是要以質量為核心,二是要以底線為起點,三是要以制度為保證,四是要以“實”字為基石,五是要以“六忌”為自警。
會上,來自全國27所試點院校的8所院校代表,和全體與會者分享了學校診改實施方案和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我校組成由校長、黨委書記孫中升任組長,副校長任云杰、質量辦主任王戈弋、質量辦副主任馬俊志、校務辦公室主任王曉晶參與的研討組,代表山東做了交流研討。孫中升校長從實施基礎、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具體實施、基礎性工作和重點工作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匯報,并對學校已經開展的工作進行了闡述,明確了后續工作的時間節點,同時向專委會提出了推進過程中的問題與困惑。專委會對我校診改實施方案和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從“三全”質量文化的建立、診改與評估的區分、正確認識國家和省級復核、診改方案與十三五規劃的融合、智能校園的建設等方面給出了指導建議,對我校進一步修訂完善方案和開展工作指明了思路和方向。
在充分聽取試點院校經驗介紹和方案交流后,專委會組織與會院校進行分組討論,并集中征求意見和建議。與會代表結合各自學校實際,提出了搭建院校溝通交流的平臺、加強對數據平臺建設與操作及數據使用與分析的專題培訓、對診斷目標和標準進行分層施策、對操作層面進行更深入指導等意見建議。專委會主任委員楊應崧教授對培訓進行總結點評,肯定了會議成效,并代表專委會對后續工作進行了統一安排。楊教授指出,診改工作的開展,要吃透文件精神,堅持文化引領,厘清診改思路,求真務實持之以恒,攻堅克難敢于創新,各學校要進一步完善診改方案,進行制度設計,形成合理的目標鏈和標準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真正將診改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