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基本情況
制冷與汽車機電維修教研室現有專業教師13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4人。主要承擔制冷專業教學、實訓室建設、制冷賽項大賽指導、課題研究和教學比賽工作。
二、本學期重點任務
1.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認真完成專業教學工作。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學習,對每一門課的內容從課程設計、單元設計、內容安排、資源分享、案例搜集及作業布置均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特別是將課程思政融入到每一次課中去。認真組織實訓教學,確保實訓可開足、落實。
2.做好濰坊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制冷與空調設備組裝與調試”賽項承辦工作。做好學生大賽指導工作。按照大賽訓練計劃認真做好比賽訓練。根據比賽要求認真備賽,爭取取得市賽、省賽的一等獎。
3.研究實訓教學,做好實訓室升級改造方案,完成預制菜冷鏈技術與制冷裝備實訓中心建設工作。
4.組建教學能力大賽團隊,按照學校要求認真備賽,充分利用骨干教師的先鋒帶頭作用,以老帶新,為青年教師盡快成長搭建平臺。
5.組織示范課。包括課件、教學設計、視頻、圖片、習題、案例、活動案例等。
6.完成其他教科研任務,如課題申報、結題、教改項目評估等任務。
三、本學期工作安排
1.組織學習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認識培養目標及教學目標,準確把握教學內容。
2.共同探究單元設計體例、課程思政的融合思路。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策略;課堂教學模式創新,課堂革命典型案例提煉與撰寫。
3.專業建設規劃。探討專業建設的現狀、發展思路。根據學校校園技能文化節實施方案,確定教師和學生技能競賽的項目、比賽形式等。
4.組建教學能力大賽團隊。
5.進一步完善實訓室建設方案,推進預制菜冷鏈技術與制冷裝備實訓中心建設工作。
6.課程資源建設與教材開發。以教研室為單位,確立1門以上課程資源建設、1門以上教材開發,開展研修建設,研討在線課程章節設計、教材體例樣章。
7.開展聽評課活動。
8.產教融合項目推進,進一步建設教師企業流動站。收集優質企業信息,為學生實習做準備。公共基礎課教研室組織集體備課。
9.集體學習課程思政優秀案例,思考思政元素與知識點的融入。
10.課題研究。課題或教改項目主持人分享申報與研究經驗。打磨現有校級教改項目,為申報省教改項目做準備。
附件1:教研室活動配檔表
周次 |
教 研 內 容 |
教研地點 |
1 |
制定各個科目的教學計劃,集體備課 |
滋正樓301 |
2 |
1.討論并制定教研室工作計劃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滋正樓301 |
3 |
1.研究市賽制冷賽項的承辦工作。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滋正樓301 |
4 |
1.研究市賽制冷賽項的承辦工作。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滋正樓301 |
5 |
1.研究省賽備賽。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滋正樓301 |
6 |
1.討論專業課程實踐考試項目。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滋正樓301 |
7 |
1.教師實踐教學展示。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1樓實訓室 |
8 |
1.教師實踐教學展示。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1樓實訓室 |
9 |
1.檢查課堂單元設計完成情況,檢查教學進度。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滋正樓301 |
10 |
1.期中考試方案討論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滋正樓301 |
11 |
期中考試閱卷 |
滋正樓301 |
12 |
1、討論分析期中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研究改進方法。 2、教學資源交流與展示。 3、集中備課 |
滋正樓301 |
13 |
1.教師實踐教學展示。 2.檢查課堂單元設計完成情況。 3.集體備課。 |
1樓實訓室 |
14 |
1.教師實踐教學展示。 2.檢查課堂單元設計完成情況。 3.集體備課。 |
1樓實訓室 |
15 |
1.教師實踐教學展示。 2.檢查課堂單元設計完成情況。 3.集體備課。 |
1樓實訓室 |
16 |
1.檢查課堂單元設計完成情況。 2.集體備課。 |
滋正樓301 |
17 |
1.檢查課堂單元設計完成情況。 2.集體備課。 |
滋正樓301 |
18 |
1.討論學生專業課學習情況。 2.檢查課堂單元設計完成情況。 3.集體備課。 |
滋正樓301 |
19 |
1.檢查教學進度。 2.檢查課堂單元設計和課件的上傳情況。 3.集體備課。 |
滋正樓310 |
20 |
1.討論期末出題,確定題型,明確分工。 2.布置期末檢查教案、筆記、作業等。 |
滋正樓310 |
21 |
1.期末教學工作檢查 2.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
滋正樓310 |
22 |
期末集中閱卷 |
滋正樓310 |
附件2:教研室人員名單
序號 |
姓名 |
職稱 |
本學期所授課程 |
1 |
陳晶 |
講師 |
機械制圖、歷史、數學 |
2 |
郭文龍 |
講師 |
汽車維修基礎 |
3 |
王翠玲 |
高講 |
制冷壓縮機運行與維護 |
4 |
陶劍 |
講師 |
電工電子 數學 |
5 |
于新明 |
|
汽車維修基礎 |
6 |
倪培展 |
|
勞動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語文 |
7 |
王成坤 |
|
汽車噴涂與美容技術、數學 |
8 |
張偉 |
講師 |
汽車維修業務接待 |
9 |
張蕾 |
|
機械基礎 |
10 |
劉森 |
|
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 |
11 |
朱魯龍 |
助講 |
智能網聯汽車 |
12 |
劉禮 |
助講 |
電控發動機 |
13 |
于鵬飛 |
助講 |
食品冷藏與冷鏈技術 數學 |
14 |
宋爽 |
助講 |
AUTO CAD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