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社會關注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新職教法)5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26年來首次大修。此次修法不僅擴展了職業教育法的內容,而且體系結構更加完備,體現了最新的發展理念和制度創新,系統構建了新時代職業教育法律制度體系,將會對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統籌發展職業教育。新職教法首次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實行“政府統籌、分級管理、地方為主、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并規定“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這有利于凝聚社會共識,提升職業教育的認可度。煙臺市落實地方政府在職業教育領域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管理工作職責,以理順職業院校管理體制為切入點,調整所屬不同市直部門或區(市)職業院校隸屬關系,將2所技師學院、1所區屬高職院校、2所區屬中等職業學校的主管部門統一調整為煙臺市教育局,基本解決了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的問題,初步形成職業教育“一盤棋”和“大職教”格局。今年4月,煙臺入選山東省首批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城市。
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新職教法強調,職業教育必須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并規定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獎勵、稅費優惠等,這有利于深化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發揮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煙臺市支持大型骨干企業牽頭組建產教聯盟,成立煙臺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等6個產教聯盟,吸納400余家成員單位,引導校企雙方共同參與職業院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等工作。組建1個國家級首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5個山東省骨干職業教育集團,建立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經常性的對話協商機制,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有效對接。
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新職教法提出,要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煙臺市投資6.08億元建設的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南校區已基本完工,投資5億元建設的占地247畝的煙臺經濟學校新校區已投入使用,投資7億元建設的占地256畝的煙臺船舶工業學校搬遷工程全面啟動,投資1.68億元建設的煙臺職業學院智能制造與控制公共實訓基地已投入使用,投資0.9億元建設的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VR+公共實訓基地和投資0.5億元建設的煙臺城鄉建設學校裝配式建筑綜合實訓基地主體已完工。
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按照發展類型教育的思路,推進普職融合,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和地位,實現普職協調發展。煙臺市每年按照職普比例大體相當的原則,分別下達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計劃;改革中考招生政策,將職教高考班錄取列入中考招生錄取第一批次,2021年,通過平臺錄取職教高考班考生1755人,最高分為638.9分;加大職業教育宣傳力度,與煙臺電視臺合辦“筑夢職教”專欄。5月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焦點訪談》以“工匠精神 鑄就卓越”為題報道了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優秀畢業生、全國勞動模范楊德將等工匠精益求精、匠心筑夢的事跡。
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打通職業教育學生上升通道,是改變當前社會對職業教育層次認知的關鍵。新職教法規定,職業學校教育分為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和高等職業學校教育,中等職業學??梢园凑諊矣嘘P規定,在有關專業實行與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的貫通招生和培養;高等職業學校和實施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在招生計劃中確定相應比例或者采取單獨考試辦法,專門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生。煙臺市有2所中等職業學校、5所高職院校分別與本科院校合作舉辦“3+4”“3+2”試點。高度重視職教高考,4095名考生參加15個專業類別考試,本科過線人數3281人,本科過線率達80.12%。
在新的偉大征程上,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一定能讓各行各業人才薈萃、繁星璀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