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活動育人要力避“花拳繡腿”

      發布時間:2021-10-18 來源:濰坊商校 點擊數:1871

             端午節、中秋節到了,要組織幾名學生戴上廚師帽、穿上隔離衣,學著包粽子或做月餅;“七一”臨近時,要挑選一些會剪紙的學生,通過剪紙作品表達對黨的熱愛;重陽節來臨,要帶領一隊學生到敬老院演節目、獻愛心……同時,學校組織者還要拍攝照片或視頻,爭取在媒體上宣傳一下,以示活動搞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

             我們不能否定這些活動組織本身存在著的積極作用,但是流于形式的節日活動,卻讓其育人功能走進了一個怪圈:活動的形式是否深入人心不重要,活動的效果是否顯著也不重要,但是活動既然開展了就要宣傳出去,釋放“有所為”的信號——這比什么都重要。反觀活動本身,活動育人成為自己演出、別人觀賞的一件“作品”。在他們眼中,宣傳比育人更重要。對這樣的做法,筆者不敢茍同。

             教育必須走進學生的心靈。只有深深打動學生、引起學生內心共鳴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學校利用各種節日組織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無疑是在延續歷史的文化傳承。這樣做既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培養他們的健康情感和創新思維。

             那么,怎樣才能讓一個接一個的節日活動開展得圓滿有效,真正發揮育人作用,從而避免走過場呢?

             首先,學校要端正開展活動的態度。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切實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厘清活動與育人的關系,不能為了活動而開展活動,更不能為了完成任務或追求宣傳效果而開展活動。眾所周知,學校本來就是學生成長的樂園,一到有活動的日子,學生的積極性就空前高漲。這說明,豐富多彩的活動對他們的吸引力很大。因此,學校要善于挖掘潛在的育人契機,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

             其次,要對每個節日活動全面做好預期策劃。活動是育人的載體。對舉辦的每場活動,學校都要制定明確的目標,并且竭盡所能去完成;同時,要注意通過節日活動增強學校生活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樹立起節日品牌形象,從而使學生不僅能夠獲得體驗,而且能獲得精神層面的滿足與喜悅。

             最后,要讓絕大多數學生參與活動。其實,學校開展各類活動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如果只讓少數學生在那里“應景”,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教育目的,而且會使學生產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態度,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的確,學校節日活動應該力避“花拳繡腿”,而要踏踏實實,真正做到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

      ?
      TOP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国产a_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_人妻系列专区无码免费看_天堂资源在线亚洲欧洲

          亚洲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亚洲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