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中等職業教育診改網

      全國診改專委會在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開展中職診改試點工作現場調研

      發布時間:2018-01-11 來源:濰坊商校 點擊數:12745

        1月10日-11日,為及時掌握試點省份及試點學校教學工作診改進展情況,推動建立常態化的中等職業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運行機制,根據教育部統一安排,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調研組走進山東,并在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開展現場調研。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孫中升作為全國診改專委會第四專家組成員同步赴四川、湖北參加調研活動。

        調研組由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校長、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郭葳擔任組長,重慶旅游學校校長聶海英、江西省電子信息工程學校校長楊樂文、山西省貿易學校校長閻圖強、上海市信息技術學校校長助理王鶴、上海市貿易學校質管辦主任胡笑冰、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曉紅、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黨辦主任劉陽組成。調研活動由郭葳主持,山東省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全體成員,濰坊市教育局黨委委員、濰坊市高教辦副主任李廣敬,濰坊市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研究室主任周林,山東省教育部中職診改試點學校代表,以及我校領導班子成員、中層干部、教師代表等100余人參加調研。

        10日,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杜德昌代表省教育廳對調研組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我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改進展情況進行介紹;調研組聽取了濰坊商校副校長任云杰關于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實施及推進情況的匯報,專家組組長與任云杰進行了專題訪談;調研組7 位專家組建三個工作小組深入到20個相關職能部門、專業學部、實訓場館,開展現場查診百余人次。

        濰坊商校作為全國診改試點學校在推進診改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也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學校管理方面,建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省市專家、學校分管副校長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的質量保證委員會,組建了質量管理辦公室,設立了支持保障、學校規劃、制度建設與運行、教學診改、教師發展、學生發展、智能校園建設7個診改推進項目組,依托科室(系部)質量生成主體,形成了上下銜接、橫向呼應的“四級聯動”質量保證組織體系,全面推進診改工作。學校堅持“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方針,對規章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形成學校管理、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發展、學生發展“五橫”邏輯框架的內部質量保證制度體系。二是專業課程方面,根據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學校課程建設目標、標準,制定學校課程建設規劃和系(部)課程建設計劃,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SWOT分析,開展課程建設診斷,并改進提升,形成課程診改報告。在質量生成過程中,借助信息平臺,根據實時監測到的數據,及時發出預警,即時跟進調控。三是數據平臺方面,進一步完善學校課堂教學智慧管理平臺,形成由課前準備、教師評學、學生評教、課堂監控、教師聽評課、數據分析六方面數據監控,實現了課前、課中、課后課堂運行狀態數據的實時采集,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學校監督、信息分享提供第一手資料。

        11日上午,調研組聽取了教育部試點學校魯中中等專業學校、煙臺理工學校診改方案設計和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互動研討。并對本次調研活動進行了現場反饋。

        在專家組調研意見陳述會上,郭葳代表專家組陳述調研意見和建議。調研組對我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尤其是我省在政府統籌、方案設計、專題培訓、專家引領、分級推進等方面取得的經驗給予高度贊揚。

        調研組認為,濰坊商校在宣傳培訓凝聚共識、兩鏈打造上下貫通、循環運行自主診改、信息化手段應用實踐、質量文化積淀獨特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經驗是值得充分充分肯定的。

        隨后,調研組各成員對學校診改工作分別進行了針對性反饋,提出了改進意見和建議。建議學校“兩鏈”打造應突出個性,體現特色;深度挖掘質量控制點并應用于信息化系統,加強數據分析應用;發揮試點學校的引領作用,形成好的案例供全國借鑒。

        本次現場調研重點了解試點省份和試點學校診改方案制定、目標鏈及標準鏈打造、各層面質量改進螺旋建立和信息化數據平臺建設四方面的工作開展情況,我省和各試點學校把握方向理念正確、總體框架設計科學、關鍵環節突破、主體落實到位、師生員工獲得感強給調研組留下了深刻印象。調研組的到來,以及對試點學校存在問題的深入剖析和針對性反饋,將幫助學校進一步總結經驗、破解難題,為縱深推進診改工作有效開展明晰措施和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