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快快來,我們都來講安全。不玩電器不玩火,把住預防這一關。
火災一旦已發生,不要驚恐和慌亂,聽從指揮快速跑,乘坐電梯不安全。
濃煙圍困呼吸難,要把身體貼地面,弄濕毛巾捂口鼻,離開火場去求援,
快快撥打“119”,消防隊來保平安。
火
提到消防,大家自然會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火災”二字。火災是最易發生的事故災難。火焰燃燒迅速,留給我們處置的時間非常短;火災后果嚴重,造成的傷亡財產損失非常大。
1.119消防日的來歷
11月9日的月日數恰好與火警電話號碼119相同,而且這一天前后,正值風干物燥、火災多發之際,全國各地都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冬季防火工作。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進行“119”消防活動的基礎上,于1992年發起,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的“消防日”。2.消防科普小常識
常用的滅火器有哪些?
常用的滅火器有: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
火災分為哪幾類?各適應哪種滅火劑撲滅?
按燃燒物質及特性,火災分為A、B、C、D四類:
A類,可燃固體物質火災
B類,液體火災和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
C類,可燃氣體火災
D類,可燃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鋰、鋁合金等物質的火災
應根據不同類型火災選擇不同滅火劑:
① 救A類火災應選用水、泡沫、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劑。
② 撲救B類火災應選用干粉、泡沫滅火劑。
③ 撲救C類火災應選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劑。
④ 撲救D類火災選用7150滅火劑以及砂、土等。
滅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冷卻滅火法
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著的物體上,將可燃物質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終止燃燒。如用水滅火。
隔離滅火法
是將燃燒物體與附近的可燃物質隔離或疏散開,使燃燒停止。
窒息滅火法
是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用不燃物質沖淡空氣,使燃燒物質斷絕氧氣的助燃而熄滅。如用泡沫滅油類火災。
抑制滅火法
也稱化學中斷法,是使滅火劑參與到燃燒反應歷程中,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而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游離基,使燃燒反應停止。如干粉滅火劑滅氣體火災。
火災逃生自救七法
了解和熟悉環境
當你走進公共場所時要留意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在發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迅速撤離
一旦聽到火災報警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
保護呼吸系統
逃生時可將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打濕將口鼻捂嚴,否則會有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窒息致死的危險。
從安全通道疏散
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以考慮窗戶、陽臺、屋頂、落水管等脫險。
利用繩索滑行
用結實的繩子或窗簾、床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濕后將其拴在牢固的暖氣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索滑到下一層或地面。
底層跳離,應用于二層樓
跳前先往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等柔軟的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后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
倡導利人利己
遇到不顧他人危險的行為和前擁后擠的現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的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
消防安全關系到每一位同學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每一位同學應該做到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消防知識,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讓我們行動起來,將消防知識普及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