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lumn/banner_xscz.jpg)
2021年9月7日,云南省紅河哈尼州建水縣的一起校園暴力欺凌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視頻顯示,一名女孩被10余人圍住毆打,不得脫身,打人者有男有女,對女孩頭部以及身體部位多次進行毆打。2021年9月11日,在安徽也發生了類似的校園霸凌事件。
學校本該是陽光、健康、安全的地方,近年來,校園中經常出現各種欺凌現象,且欺凌日趨多元化,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要確保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必須要從認知和應對方式兩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更好地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和暴力傷害。
欺凌與暴力行為的表現
1.打架斗毆
打架斗毆是校園里最常見的暴力行為,通常是一些道德品行比較差的同學,會做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來毆打其他學生。更有甚者,會發生群體毆打事件,也稱打群架。
2.勒索錢財這也是比較常見的校園暴力現象,往往發生在學校門口或附近地區,通常是高年級的學生向低年級學生索要錢財和其他物品,并警告被欺凌學生不要告知父母和學校。往往會使學生受到驚嚇,形成懦弱膽怯的性格,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3.毀壞物品一些同學有負性情緒時,會通過毀壞、報復來表現和發泄。這種發泄有可能指向物,比如破壞校園的公共物品;有可能指向人,把其他同學作為自己攻擊和發泄的對象。
4.爭風吃醋青少年的心理處于不平穩期,生理和心理發展不同步,充滿各種矛盾。這一時期的學生心理困惑比較多,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易怒、易沖動、愛鉆牛角尖。小小的矛盾可能會成為打架甚至兇殺等暴力事件的導火索。
預防欺凌與暴力傷害
遇到欺凌時,不要露怯。如果此時在心理上被對方所壓倒,任其欺壓,那么第一次的妥協就會縱容和鼓勵施暴者,帶來的后果更加惡劣。但是,不怕并不意味著逞一時之快,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事后的處理很重要,遭遇欺凌后,要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和學校,不能因為害怕而沉默。如果你沉默,只會等來第二次傷害。
要搞好人際關系,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一個有廣泛、良好人際關系的學生,往往不太容易成為欺凌和暴力傷害的對象。
慎重擇友。多結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損友,對已經受到暴力傷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動或煽動其找人來報復,以免引起更大的爭端。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1.大聲提醒對方,告知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的嚴厲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同時迅速找到電話準備報警,或者大聲呼喊求救。
2.如果危險發生,可以利用周圍的遮擋物保護自己,例如可用自己的書包、凳子、桌子等物品來擋。
3.如果受到傷害,一定要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和學校,情節嚴重時,要及時報警。
4.如果周圍有人,要大聲喊叫,引人注意。
6.要冷靜面對,巧妙運用機智逃離。
7.找機會逃到人多的地方求救。
文稿|張丹丹 侯蘇君
編輯|孫丹丹 侯蘇君
審核|劉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