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現象頻發情況下,暴雨天氣出現概率提高,尤其是一些傳統降水較少的地區,突然出現歷史性超量降水。
短時間的超量降水和持續不斷降水,會在局部地區乃至更廣闊的地區造成洪澇,既有的水利設施、防汛設施和防汛手段,以及援救手段不足以立刻生效或者立刻實現全面救援。因此在災害性暴雨情況下,應采取全面公共預警、救援和自我救助結合的方式。
當視線可及區域出現較強流水,則應立即判斷是否已經形成洪澇災害,在判斷出現洪澇天氣的情況下,立即進行避險:
a) 地勢較高的廣場、堅固的多層高層公共建筑的2樓以上區域(高于水面)。
b) 在可能的情況下,避免在橋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橋梁上避險,河道形成洪澇可能會沖垮橋梁。
a) 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設施,超強洪水有可能沖垮堤防或者漫過堤防。
b) 避免進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以免水漫入地下部分。
c) 避免進入地鐵等設施。雖然地鐵普遍有防水防汛設計,但是超大洪澇災害下,地鐵排水能力有限,也存在一定的危險。
d) 不要進入地下涵洞、過街隧道等地。
e) 不要進入地下人防工程中。
f) 不要進入地下商街。
g)水往低處去人往高處走,要避開低地。
h) 避免靠近老舊建筑物。
i) 遠離山坡,雨太大可能會造成次生災害如泥石流等,遠離坡地。
j)不要站在樹下和樹旁。不要靠近廣告牌/牌匾。
k)不要站在下坡道上,不要站在汽車后面。
l)轉移時不要穿拖鞋涼鞋,更不要光腳,涉水很危險,容易受傷滑倒。
a)暴雨之下地面情況完全被掩蓋,無法準確判斷積水情況,一旦滑入低地,會發生危險。
b) 盡快離開公共交通設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設施也存在危險,公交車、地鐵、出租車,等,都可能中斷,地下停運的地鐵、低洼地帶的公交車,均存在危險,離開交通工具,找到安全位置。
c) 離開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體行動,能夠彼此援助。
d) 在暴雨下,積極尋找安全位置時,不要急于打電話、發朋友圈、自拍、玩手機,雨水可能會損壞手機、太早消耗存電。
e) 找到高地、找到能避雨的高地,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再使用電話,和外界聯系。
a) 避險過程中一定要遠離電力設施。遠離高壓線、高壓電塔、變電器、有供電危險標志的一切物品。
b) 遠離電線和繩索狀的物品。
c) 遠離電閘、配電箱。
d) 在無法確保身體和手干燥的情況下,不要碰觸插座、開關等帶電設備。
e) 避免站到露天的高處,避免雷擊。
a) 在戶外遇險,要確保自己能支持到救援人員抵達、確保自己在得到安全后還有能力和親友聯系,因此要確保手機有電。
b) 離開交通工具的時候可以給親友發個消息,無論微信還是朋友圈,標記自己的位置、車輛的位置、自己撤離的計劃,然后停掉操作手機或關機,和大家一起撤離。
c) 到達安全位置后,發一條信息,標記自己當前的位置、身邊人員的情況和安全情況,告知大家自己暫時安全,并為了節省電力會減少和外界聯系。
d) 如周圍水情已經導致自己無法離開,可立即向警方匯報自己所處位置、有多少人、周圍水情、緊急通訊方式等,然后停止使用手機,等待救援。
e) 如周圍環境支持你給手機充電,或者你手中有富余的充電寶等,可立即充電,但是減少使用手機,因無法判斷是否會停電。
f) 在可能的情況下,確認親友的安全,并且向親友提供必要的指導、要求親友節約用電。
g) 當獲得親友達到安全位置后,約定每隔2-4小時或者更久通訊一次的低頻度聯系方案,以降低彼此的通訊消耗。
h) 災情之下,周邊電力、信號都有可能中斷,也有可能出現全民集中通訊導致信號擁堵的問題,遇到這類情況不要慌亂,設法和公安部門取得聯系,告知你的困難,等待政府救助。
i) 如果多人集體在某處避險,只要能不被淹沒,多人就更容易獲得救助和救援。
j) 和身邊的人一起互助,大家共同使用有限的電源和通訊設備,以保障大家能更在惡劣環境下堅持更久。
k) 和身邊的人彼此鼓勵彼此幫助,在惡劣環境下互相團結。
l) 如有收音機,可以使用收音機收聽政府發布的消息,確信政府一定會來救援。
社區自救和居家自救
1. 大多數人居住在小區中,社區一般由基層居民組織,在災難來臨時,居委會就是最基層、最近的政府。積極和居委會取得聯系,和自己的樓長、單元長取得聯系,快速組建居民自救的集體。
2. 低樓層的人員應立即做好轉移的準備。如果水沒有漫進單元,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做人員轉移的準備,整理需要攜帶轉移的物資。
3. 老弱病人等,需提前進行轉移。可申請借住到高樓層的鄰居家中、高樓層過道、樓梯上暫時安頓下來。
4. 有需要使用維生設備,如呼吸機、氧氣瓶的人,需及時將維生設備搬遷出來,申請接入鄰居家的電路上,確保在供電正常的情況下能夠維持生存,并且及時給備用的氧氣袋充氣,確保在斷電后能夠獲得緊急的氧氣供應。
5. 票證、票據可用塑料袋、保鮮袋封好,隨身攜帶,或者放置在家中避水的位置。家庭中一般最避水的設備是電冰箱,把這些物品放在電冰箱中,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干燥和安全,關起門來電冰箱一般不會被水沖走,重要物品因此可以得到保全。
6. 備好老人、兒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7. 斷掉家中的電源,避免家中進水導致設備短路和電線短路,避免短路造成的電火災。
8. 拔掉家用電器的電源線。
9. 關閉各級燃氣開關。避免燃氣泄漏。
10. 隨身攜帶手機、充電線、充電頭、充電寶。確保有通訊能力。
11. 如有對講機和小型電臺等重要救援通信設備,請攜帶好。
12. 如有條件,可帶便攜式收音機和電池,確保自己能夠獲知外界的信息,幫助鄰里和社區。
13. 離開前關閉門窗,盡量避免進水。
14. 戶口、身份證等甚至都可以不帶,隨時都可以重新辦理,公安機關根據人臉識別和指紋可以確認身份,結婚證、學位證、畢業證等需要做好保護。報銷的發票、報修憑證等需要保管好,存在冰箱里即可。
15. 隨身攜帶備用的食物,如包裝好的餅干、方便面等,冰箱里清理出來的食物,熟食類可以隨身攜帶。
16. 家中有游泳圈、充氣艇、充氣床等物品,帶在身邊,能保障安全,還能救助更多人。
17. 有水果刀、剪刀、創口貼、外用消毒藥物、抗生素、家人日常使用的藥物等隨身攜帶。
18. 有行動能力的健康人,在社區的指導下組成團隊,分別負責救援、維修、維持秩序、衛生救助和自助服務。
19. 在社區的組織下,積極將現場情況上報上一級政府,包括所處環境、現場水情、電力狀況、燃氣線路狀況、道路交通狀況,最重要的是現場的準確人數,以及男女人數、老弱人數、患病和傷亡人員情況及時上報,以便政府調動資源進行救援。
20. 攜帶救助用的繩索等。
21. 在社區的組織下,可組織善于使用工具的團隊,制作一些加固或者防水設施。